|
 |
|
| 孝道与慎终追远(二) |
| 2010-8-26 10:38:36 本站原创
本站
点击:1342次 |
儒家的孝道 何谓孝:概括来说,孝是一个人处理与父母关系时的行为准则,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。 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。” (《论语·为政》) 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 (《论语·为政》) 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 (《论语·为政》) 在另外一个人问孝时,孔子提到了殡葬的问题: 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‘无违’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 因此,就儒家的观念来说,殡葬乃是对死者的礼遇,是孝的体现。 慎终追远 曾子曰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 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 古人对慎终追远的理解 南怀瑾先生的解释
|
|
|
 |
|